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仍未摆脱寒冬【资讯】
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仍未摆脱寒冬
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仍未摆脱寒冬 柴喜男 来自《每日经济》近期沾上军工概念股的厦工股份于4月14日披露业绩快报,公司在工程机械行业低迷的2014年实现扭亏为盈。 近期沾上军工概念股的厦工股份于4月14日披露业绩快报,公司在工程机械行业低迷的2014年实现扭亏为盈。 注意到,即使在前三季度厦工股份净利润亏损1亿元,但却能在第四季度实现勉强扭亏,这主要得益于政府高达4.7亿元的大额补助。与此同时,目前披露业绩的工程机械三巨头:三一重工、中联重科和徐工机械也不例外,业绩已经从此前躺着赚钱的2011年高峰期到现在出现过山车般下滑,上述公司净利润仅相当于2011年高峰期的一成左右,仍然未摆脱寒冬。 4月14日,厦工股份披露2014年业绩快报,在工程机械行业低迷之下,公司将实现扭亏为盈。2014年公司实现扭亏主要是收到的政府补贴比较多,此前行业形势不好,整个行业内的公司都受到了影响。厦工股份证券部工作人员告诉。 实际上,注意到,在今年1月16日,厦工股份披露去年12月24日收到厦门市财政局下达流动资金贷款贴息、国际国内市场开拓与维护费用补贴、研发及信息化建设项目补助、再制造项目补助等政府补助就合计有3.7亿元,2014年全年累计收到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共4.7亿元,公司营业外收入有较大幅度增长。 据财报显示,2014年前三季度,厦工股份实现营业收入共为35.3亿元,同比大幅下降35%,净利润亏损1.04亿元,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亏损为1.98亿元。固定资产投资下滑,加上工程机械本身保有量太大,产能也严重过剩,同业竞争激烈,工程机械依然没有摆脱调整的寒冬。一位业内人士对表示。 厦工股份上述证券部人士坦承,现在行业仍然处在调整期,宏观经济增速放缓,尤其是房地产投资下滑,导致工程机械需求量下降。这位人士同时表示:加上市场上工程机械的保有量比较大,消化要一定的过程,整个行业的公司基本都受到了影响。行业巨头净利仅为高峰期的一成。实际上,上述厦工股份人士所言非虚。不仅是厦工股份这种中等企业,连工程机械行业三巨头也未能逃过净利润大幅下滑的业绩低谷。 1月28日,三一重工披露业绩快报,预计2014年净利润将同比下滑60%~70%,因房地产投资大幅下滑,工程机械产品需求不振,营收和净利同比下降幅度较大,三一重工2013年净利润为29亿元,预计2014年净利润为8.7亿元~11.6亿元。2011年三一重工实现营业收入为507亿元,净利润为86.5亿元,这也意味着去年公司净利润为仅为2011年高峰期的一成左右。 3月28日,中联重科披露2014年业绩,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58.5亿元,同比下降32.9%,净利润为5.94亿元,同比下降84.5%。中联重科在年报中解释,国家固定资产投资尤其是房地产投资增速持续放缓,导致混凝土机械、起重机械两大主要产品的市场需求进一步萎缩。中联重科2011年实现营业收入463.2亿元,实现净利润80.7亿,这意味着中联重科净利润仅相当于2011年净利润的7.3%。 三巨头之一的徐工机械也出现了类似情况,2014年实现营业收入233亿元,同比下降17%,实现净利润4.1亿元,同比下降74.2%,业绩下滑原因也与房地产投资下滑有较大关系。据资料显示,徐工机械2011年实现营业收入329亿元,净利润为33亿元,徐工机械2014年净利润仅相当于2011年的12.4%。 实际上,工程机械行业自2011年以来就进入了漫长的盘整期,而三大行业巨头去年净利润仅仅相当于高峰期的一成左右,可见行业仍然未摆脱寒冬。如果房地产新政提升刺激新的开工量,则对工程机械企业来说属于利好,加上一带一路拓展海外市场,以及在工程机械市场上更新换代淘汰一批,去掉一部分库存,预计2016年市场会有企稳回暖的期望。厦工股份人士对表示。作者:胡飞军
- 上一篇:物流机器人仓升级推广物流仓储智能化提速
- 下一篇:虚拟现实是数字化模拟工厂的核心技术
- 2023-03-21[行业资讯]福州高新区大力打造LED产业基地
- 2023-03-21[行业资讯]出口荷兰的一款灯串因质量问题被召回
- 2023-03-21[行业资讯]安徽省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
- 2023-03-21[行业资讯]产值超20亿元世界500强企业旗下汽车照明新厂投产
- 2023-03-21[行业资讯]安川机器人伺服驱动器维修常坏原因
- 2023-03-21[行业资讯]agv最有望突围的国产工业机器人
- 2023-03-21[行业资讯]广东中山一五金店起火已致6人死亡
- 2023-03-21[行业资讯]當醫療行業遇上人工智能會擦出怎樣的火花
- 2023-03-21[行业资讯]spectrum仪器数字化仪及awg被用于莱布尼茨研究所的激光雷达大气研究
- 2023-03-21[行业资讯]2018gartner全球供应链25强施耐德电气凭啥又升了